第六章阿堵的忠告
百家姓里根本没有姓阿的。
“阿堵”
不过是“阿杜”
的谐音。
阿杜同志原是本市的交警,工作能力虽说不突出,但作风绝对没问题。
但进入新世纪,别人都是与时俱进,阿杜同志却是与时俱退——不管领导派他去哪里执勤,那里就会迅速堵车。
一来二去,“阿杜”
就成了“阿堵”
。
但阿堵说了,堵车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个城市哪里不在堵车?领导故意跟我过不去,哪儿堵得严重就派我去哪儿!
二来三去,牢骚满腹又不屑给领导送礼的阿堵就下了岗;
三来四去,阿堵做了一个不抱怨的创业者;
四来五去,不服输的阿堵居然创业成功了;
五来六去,向阿堵取经的人就多了;
六来七去,阿堵的忠告就在人群中传开了……
1.打工,还是创业
前不久,偶遇一个多年不见的老乡,我问他最近在哪儿发财,他告诉我在“创业”
,我忙问创什么业,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就是做安利”
。
出于礼貌,我没笑。
出于礼貌,我接受了他的邀请,当即去他们的会场分享了一下午加大半个晚上。
古人云:“春宵一刻值千金”
,而我在那个美好的夜晚却只记住了一句话:“没有永远的工作,只有永恒的事业!
就业是就别人的业,创业是创自己的业!
牛耕了一辈子地,最后非但没有一块地是自己的,还得被送进千家万户的厨房里……”
没几天,又偶遇北京郊区一哥们儿。
想当年我在他家租房时,他在村子附近一个小企业上班,月薪1000多块,用他的话说,那叫“除了吃饭剩个零花,遇到急事紧嘬牙花”
,可如今他屁股底下居然趴着一辆国产“别摸我”
!
一审问才知道,去年他们村儿走了集体狗屎运,赶上了大拆迁,由于院大房多,他们家补偿了两百多万!
说实话,当时北漂多年的我心里除了羡慕嫉妒恨,还是羡慕嫉妒恨。
但几分钟后,我心里就异常地平静了。
因为他告诉我——他现在还在那个小企业上班,月薪还是1000多块!
所不同的是,他现在是开着“别摸我”
去上班,遇到与钱有关的急事也不用紧嘬牙花了。
出于礼貌,我没问他:那几个小钱儿够给“别摸我”
加油吗?但说实话,我真的替那200多万的资金和“别摸我”
感到委屈。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