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李郎中从清凉山回到县衙官署,凭着他一手书法绘画的好本领,用心勾勒出一幅高翠兰的图像来。
画好后,找人装裱好,挂在了屏风上。
派人叫来了柳亦风,见罢礼,李大人便指着那幅画像道:“认识此人否?”
柳亦风看了先是一愣,然后揉了揉眼,仔细一瞧,倒地便拜。
口称:“甥婿拜见姨娘大人!”
李大人在一旁问道:“是那个叫高翠兰的姨娘吗?”
柳亦风道:“正是。”
李大人道:“看清楚了,千万别认错人!”
柳亦风伸着脖子又看了看,道:“下官的姨娘,怎能认错?”
李大人道:“既然对了,快起来说话。”
柳亦风急忙爬了起来,问道:“何来此画像,莫非姨娘真成仙了?”
李大人道:“还敢讲成仙之事?这是前天去了清凉山,见了你家姨娘,本官画了出来,唯恐不像,所以叫你前来辨认。”
柳亦风忙拱手道:“李大人如此才华,既文采出众、口吐莲花;又妙手丹青,技艺超群。
居然画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实再令下官佩服!”
李大人道:“不要谬夸本官了,只要画得象,就好交差。”
柳亦风不明白其中的意思,问道:“怎么,用此画去交差?”
李大人道:“都是你惹的麻烦,你上疏说高翠兰虽已古稀之年,却仍然青春之姿。
这等稀罕之人,别说当今圣上,就是黎民百姓,也想一睹为快。
可你又请不了她去,引起圣上怀疑。
你接着又上了一折,说什么高翠兰羽化成仙了,满朝文武哪个相信?所以当今圣上让礼部查清此事。
礼部谁愿意引火烧身,去找那个羽化成仙的高翠兰?只得派本官下来。
不过,还算不虚此行,终于查清了下落。
可是本官自知也请不动高翠兰去面见圣上,佛教讲究慈悲,何必难为她?便画了她的像,算是个证据。
朝廷中若再有人提出异议,派员来查,即使找不到高翠兰,有了这张画,村子里的人都能认出是她,也使这桩案子有个了结。”
柳亦风感动地跪下道:“李大人想的确实周到,下官在场面上二十多年,从没见到过象您这样体谅下属、办事又如此周密的官员。”
李大人扶起他道:“好了好了,别再奉承本官了,跟朝廷打交道岂能有半点疏忽。
我看你不是个投机取巧之人,怎忍心让你无端遭受不白之冤,本官只是履行职责而已。
再说了,朝廷派礼部下来,就说明不是为了治你什么罪,而是要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已。
你千万不要心存疑虑,再说什么感恩话了。”
柳亦风眼睛有些湿润,嗓子也有些沙哑,道:“李大人,下官再愚钝,难道不懂得什么叫欺君之罪吗?多亏苍天有眼,派你这么个正直善良的钦差来,要不然,下官的前程事小,就怕连性命也难保了。
大恩不言谢,只求李大人在圣上面前多多周旋了。”
说罢,又扑通跪下叩起头来。
李大人赶紧拉他起来,着实安慰了一番,又开导他几句,方让他退下。
李郎中不敢久留,第二天便辞别柳亦风,匆匆赶回了京城,首先向礼部尚书简要禀报了情况,礼部尚书让他写了折子,奏报朝廷。
这一天,武则天上朝,看罢了奏折,问道:“哪一位是礼部郎中李殿奎?”
李殿奎上前奏道:“下官便是。”
武则天道:“你见到那个老而不衰的高翠兰了?”
李殿奎应道:“下官亲眼见到了。”
武则天道:“为什么不把她带来见本宫呀?”
李殿奎奏道:“这高翠兰虽是村野之妇,但却异人天相,还是出家之人,下官请之不易呀。”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