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破碎的家庭,最感到无助的就是孩子。
处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单亲家庭作为家庭形式的一种,并不会对孩子造成灾难性的伤害,但前提是父母双方能够把离异后的关系处理好,继续给予孩子关爱,孩子也会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单亲孩子在想什么
提到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为离异家庭。
但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异地工作所致夫妻两地生活,甚至未婚先孕等等,这些复杂多样的家庭变故冲击着单身父母和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严峻考验。
2005年7月,哈市十余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近5%的孩子处于新单亲家庭状态,即并非父母离婚或去世而导致的单亲家庭,而是父亲或母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或者经商造成的“单亲家庭”
,这些孩子甚至一年只能和父亲或母亲见一面,生活中缺少关爱,遭遇情感危机。
哈市道里区一位小学三年级教师介绍,他们班级一名学生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这个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只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每年只有春节前后才能和爸爸团聚。
这名教师说,由于爸爸总不在家,孩子心里没有依靠,胆子变得很小,老师不叫他,他从不举手发言。
对于新单亲家庭孩子遭遇情感危机的现象,哈市某中学黄校长说,他们学校有近5%的新单亲家庭的孩子就读,这部分孩子只跟着父母一方在家,作为爸爸或妈妈既要工作还要在家独自培养孩子,精力不够用,往往对孩子缺少关心。
由于这些新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上缺少关心,同学关系不融洽,师生之间沟通得少。
老师也普遍反映这样的孩子通常有逆反心理,不好管理。
黄校长说,老师对这些新单亲家庭的孩子,在课内外应多给这些孩子关爱,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一位心理学教授说,有的学生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寄宿亲属家里或者只和母亲或父亲留在家里,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出现的焦虑都得不到家长及时的教育和疏导,这样就会产生心理和道德上的严重缺陷,形成品行障碍。
比如有的中学生有了性困惑时,得不到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于是他们通过看黄色书刊和黄色录像,如果经不住诱惑,就容易造成性犯罪。
面对破碎的家庭,最感到无助的就是孩子。
处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心里会有什么感受?青少年心理专家分析,孩子以下几种情绪最为突出:
1.被拒绝感。
这是单亲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最深刻的感受之一。
不论孩子的父亲或母亲逝世或离婚,他们都有被拒绝感。
青少年对于被拒绝,不论是表现出来或感觉到的,尤为敏感。
由于单亲父母必须独力应付生活的重担,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不在家,也有可能缺席一些重要的节日家庭聚会或学校家长会等且愈发强烈,尽管孩子知道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已经尽力而为,但在情绪上,被拒绝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续。
2.愤怒。
在情绪混乱时,孩子会感到无措或愤怒。
当父亲或母亲逝世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丢弃,失去了某一方的支持与关爱。
而离婚更会加重这种情绪,尤其是憎恨离开的一方。
然而,青少年很多时候都不会对离开的一方表达自己的愤怒,反而是把抚养他的父亲或母亲当成发泄怒气的对象。
3.缺乏安全感或不健全的自尊。
在孩子心目中,父亲是力量、智慧、刚毅、坚强的象征,有父亲在身边,孩子就会觉得安全,生活也会更加充满温馨和快乐。
父亲的坚强和刚毅给了孩子无穷的力量,也是孩子一生赖以获得安全感的依靠。
相反,如果孩子无法从父亲那里获得安全感,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甚至,在幼儿时期,父爱的缺失会让幼儿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疾病。
在成长的过程中,更会出现情感脆弱,性格怯懦、内向,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不容易应付周围多变的环境等现象。
这些消极的因素如果没能在儿童成长的早期得到消除,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4.退缩。
当人们在一段关系中受到伤害时,本能的反应是退缩、拒绝说话、不愿付出爱与关怀。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觉得与父母有距离,觉得突然被朋友疏远,尽管亲友或同学老师并没有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和判断他们,但他们仍可能疏远这些人。
他们会感到命运不公,为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家里?在自我退缩的行为中,许多青少年会感到非常孤单,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十分无助。
因此,在情绪上可能会变得忧郁孤僻。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