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至北海,置酒与苏武对饮,良久乃道:“汉使来,求不降匈奴者……”
言方始,哽咽,半晌才道:“单于初言子卿已死,常惠教汉使言:‘天子于上林得雁,足系帛书,言子卿尚在。
’壶衍鞮单于初立,国内乖离,常恐汉袭匈奴,故愿与汉和亲,许子卿归,以结好。”
李陵凝视苏武,苏武知李陵愧悔,又慕自己得归,不知如何言好,默不语。
良久,李陵奉觞,慨然道:“今子卿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陵虽驽怯,令汉赦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庶几乎曹轲之盟!
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
李陵一饮而尽,拔剑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苏武垂泣,莫能仰视,风雪中李陵仗剑起舞,悲歌慷慨,家国不得归,孤身于异乡,昔日轻年俊朗,今日垂暮悲怆,如今一别,日后恐再不得见,不由悲从中来。
李陵泣下数行,长叹:“异域之人,一别长诀。”
遂与武别!
单于召苏武官署,随武还者九人。
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天子拜苏武为典属国,随者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始武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众皆叹之!
朝罢,苏武独与杨敞言,欲登门拜访,杨敞错愕,归家相待,见夫人方卧榻上,俯身道:“典属国苏武归,欲来府上一叙。”
英儿见杨敞狐疑,不觉好笑。
“不曾与苏将军有交,何故急急来访?”
杨敞道。
“典属国与父亲同为先帝郎官,困于匈奴十几年未有音信,如今归来,物是人非,恐不得如意。”
司马英感叹。
“典属国留匈奴十九年,归来家人尽亡,何能如意。”
杨敞亦叹。
“十九年!”
司马英惊,又道:“若未还归便是身膏草野无人知!”
英儿缓缓坐下,苏武还归必是带了匈奴音信,莫不是……
歇了午觉,司马英坐廊下赏花,不觉发呆。
杨敞带儿子练剑,下人来禀,典属国来见,杨敞看了眼夫人,便去前厅迎着。
司马英换了见客的衣裳,心里忐忑,自父亲去世,她便很少出门,不愿见人,苏武来了,怕说的都是些伤心事。
登堂坐定,司马英细看眼前老人,饱经沧桑、仆仆风尘、瘦弱但坚毅,老人似不愿多谈长安景致人物,有话要说却不知如何提及,英儿心下苦笑,该来的终是要来。
司马英浅笑道:“常听父亲言,叔父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汉无人能及。”
听司马英言及太史令,苏武稍松口气道:“司马兄旷世之才!
为人忠直,”
顿了下,方低声道:“李陵谢司马兄仗义直言!”
似觉唐突,便望向杨敞。
“既是直言,何必言谢!”
司马英气若游丝。
“愧对子长,实难安心!”
苏武语塞。
“为人臣子,为君直言,本分而已。”
司马英不想再言。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