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言身教的管理境界-《论道德经的管理思想》

第二章 不言身教的管理境界(第1页)
🎁美女直播

Mu0017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老子》二章)他很看重管理者的修身在治国理民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管理者,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不主观行事,胸怀大志自谦而不居功。

老子又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称为“三宝”

作为修身原则。

管理者要坚持做到慈爱不偏心,待人一视同仁,做到节俭,做到将自身的利益放在众人之后,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治家、治乡、治邦、治天下。

1.尊重下属才能领导下属

【原文】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译文】

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

【评析】

老子认为统治者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

同样道理,管理者要领导下属,就要尊重下属。

只有员工感觉被领导尊重,他才会反过来尊重管理者,整个团队才能和谐高效地运转。

尊重下属是领导与下属进行沟通交流时的一个基本前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即使是在工作场所中被视为无用的人,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与自尊心。

他或许看似低能,却在某一方面潜藏着特长;也许他一无所长,但他因此比别人更勤奋卖力。

因此,管理者切不可因为下属工作能力或为人处世上有一些毛病就对之持嫌弃的态度。

管理者应当时刻把下属的尊严放在心头。

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人才的素质,创建使他们满意的工作环境,才能使身边人才济济。

而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首先要从“尊重”

开始,对人才做到尊重、尊重、再尊重。

“尊重”

这个词听起来、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难。

“尊重”

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是由里而外透射的人格,而这种人格是需要修炼积累的,这也成为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标准。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有修养的人,是值得别人交往和追随的人。

“尊重”

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员工消极对待工作,寻找借口不工作,其实并非因为其他过多的原因,很重要一点是工作氛围。

特别是对于高素质人才,更需要创造一种相互理解、轻松和谐的气氛,而管理者就是这个气氛的缔造者。

只有这样,下属们才会心性舒畅地在你的领导下进行分工合作,你才会带领出一支优秀的团队。

在这方面,“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可谓深谙其道。

有一天,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

一行人都点了牛排。

待大家用完餐后,松下便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

松下特别强调说:“不要找经理,找主厨。”

助理这才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过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很快就过来了,他的表情很紧张。


(第1页)

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https://www.mhxqiu.com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